分集剧情介绍
第1集 第2集 第3集 第4集 第5集 第6集 第7集 第8集 第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第36集 第37集 第38集 第39集 第40集 第41集 第42集 第43集 第44集 第45集
更多
第42集:皇上免刘墉死罪贬其为庶民
皇上想起钱公公的嘴不牢靠,所以没说刘墉的用意。六王爷跑去看鸟了,没人去寿康宫请太后求情,不过听说金婉儿去寿康宫了。只是好巧不巧,太后一早去别的地方礼佛,也不知道金婉儿能不能见到太后。午门处,和珅让人拿了个椅子,他坐在刘墉身旁,同他说起皇上正在拟旨的事,刘墉还在说俏皮话,他说自己没有后手,只能听天由命。皇上微服出宫,去了一个书院,圣旨于是迟迟没有来,不久后和珅得知皇上竟然出宫了。
秦朗从东昌府快马加鞭赶回京城,看到刘喜儿穿着丧服,说正在给老爷办丧事,秦朗立刻冲了进去,只看到了刘墉的灵柩和灵堂。他以为刘墉死了,不由自主地跪下来,其他人均是一愣。秦朗红着眼询问金婉儿关于刘墉的死因,金婉儿一时不知道从何开口。后来刘喜儿表示,他这是在准备给刘墉办丧事,但现在刘墉还没死。现在皇上只是下了口谕,并没有下圣旨要斩杀刘墉,金婉儿要求继续把这个丧礼的声势弄大。
皇上在书院里写字,写下了“舍得”二字,但魏院长看得出来他心不静,乾隆问起他对于刘墉和富国泰这件事的看法。一边是皇亲国戚,一边是忠臣良将,究竟该舍谁,乾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魏院长一语点醒皇上,他说要舍奸佞,得忠良,而这奸佞,并非指的是人,而是权。乾隆恍然大悟,回宫后下了一道圣旨,命和珅前往山东核查,有之则严惩不贷,无则为之正名。鉴于刘墉过往功绩,免除刘墉的死罪,贬他为庶民。
和珅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派他前往山东,只得用两斤大红袍作为谢礼来请教刘墉。刘墉坦言,富国泰是皇亲国戚,查富国泰这件事事关皇家脸面,皇上不一定会昭告天下、严惩富国泰。所以刘墉认为,皇上让和珅去山东,只是平息事端,并不是办案。他这么一说,和珅就放心了。刘墉回到府上,看到自己的灵棚,感慨万分,他坐在灵棚前看着,刘喜儿出来看到他,意外又惊喜。刘墉看着自己的灵棚,明白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此刻也想明白了,富国泰这件事要么一杆子干到底,要么就撂挑子不干。
六王爷跑来哭丧,他还以为刘墉死了,刘墉躲在棺材里,将六王爷的话听得一清二楚,金婉儿出来看到,哭笑不得。她让大家都进屋去,刘墉赶紧给六王爷道歉,表示自己刚刚只是开玩笑。六王爷和他们说起自己的打算,起初皇上让他出去,他就知道皇上是想让他去找皇太后,可他转念一想,皇上是真龙之子、九五之尊,一句话可以灭九族。刘墉敢顶撞皇上,他自己也精着呢,到时候皇上生气了,刘墉可以说不查富国泰了,他的左都御史职位也就保住了,但六王爷自己就悬着,不知该如何是好。